“外购基酒 委托生产” 西凤酒经营模式存弊端

编辑:admin 日期:2018-09-01 11:58:47 / 人气:


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凤酒”)自2016年首度报送招股说明后,今年二季度更新了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亿股,计划募资约15亿元,不过大众证券报记者发现,西凤酒除了“痼疾”外购基酒委托生产外,还存在严重依赖股东经销商,上市前暴增的 “职工内退计划”管理费用等问题。
“外购基酒 委托生产”
品控风险大
记者在西凤酒的官方网站 “留言投诉”栏目里浏览发现,不少消费者都是在咨询自己买到的酒是不是西凤酒生产的,有个李姓消费者8月27日直接留言说“去年到今年市场上有几家专卖西凤假冒产品,低价出售,但是口感严重损害了西凤酒正规酒的品牌,影响巨大,希望你们派人来查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和西凤酒目前的生产销售模式脱不了干系。虽然白酒行业外购基酒和委托生产是各酒厂通常方法,但是,像西凤酒这样,上游大量采购基酒、下游委托生产、销售几乎完全依靠经销商同时进行的,在国内大型白酒企业中很少见。
西凤酒招股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公司外购基酒数量分别为21238.24 吨 、18179.56 吨 和19439.12吨,同期西凤酒基酒的产量 为 9981.70吨 、8809.80吨 和8207.24吨。也就是说,这3年西凤酒外购基酒的比率分别为68.03%、67.36%和70.31%。
其次,西凤酒的成品酒采取自主生产与合作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公司指定成都龙宇酒业有限公司、哈尔滨老白酒厂作为合作厂商。2015年-2017年,西凤酒合作生产产品分别占总销量的 31.83%、37.21%和36.44%,也就是西凤酒三成以上的产品都是“贴牌”的。
外购基酒和委托生产的最大风险就是品控,而委托生产的风险明显更大,这或许就是市场上消费者多投诉西凤酒假酒的问题所在。
据了解,外购基酒和委托生产,常是在企业销量太好产能不够时采取的策略,实际上,西凤酒的产能利用一直都未达到设计产能的七成。
2015年至2017年,西凤酒基酒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83.18%、73.42%和68.39%,成品酒的产能利用 率 分 别 为 63.12%、56.56%和66.69%,对此,西凤酒在招股书中解释为 “基酒生产和酿造设施有待优化和升级,因此设计产能利用率不能达到理想状态、不能有效释放”。
销售依赖股东经销商
招股书显示,西凤酒酒类商品销售主要采用经销模式,即对经销商实行卖断方式经营。2015年至2017年,经销销售模式销售金额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8.60%、99.49%和99.43%。
但记者注意到多个经销商同时为公司股东,这类股东经销商有14家,合计持有西凤酒股权比例为7.55%,其中包括报告期三年均为第一大客户的凤翔禧福祥商贸有限公司、陕西时尚六年酒品牌运营有限公司。

据招股书,西凤酒“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2016年为440万元,2017年“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却一下增加了2466.85万元。“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是指只完成了集团企业内部的销售,而未实现真正的对外销售。南京一不愿具名的注册会计师举例解释,比如从总公司销售给了子公司,或从集团内A公司卖给了B公司,这时的利润还是集团内部的,只有最终销售给了集团外的单位或个人,才能实现整个集团的真正利润,否则这种内部销售A的收入是B的成本,这就是所谓的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
同时,2015年至2017年,西凤酒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为4900.43万元、6156.31万元,9689.47万元。公司对于2017年多增加的3915.84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变动情况这样解释,其中一部分是公司预计2017年企业所得税清算时无法取得发票及或其他支撑性资料的预提费用余额该交税费等。
该注册会计师觉得这几个数字值得商榷,因为一项费用的一部分被列了递延所得税资产,肯定会挤掉一部分费用,使得费用比原来减少了,所以就会增加利润。结合西凤酒对于内部股东经销商的高度依赖性,公司就有一定可能性存在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抵扣内部经销商间销售所产生的所得税费用,用以掩盖一部分销售只是发生在内部股东经销商之间的事实。毕竟就在2016年6月,西凤酒发现公司的资金管理主管和银行出纳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挪用银行承兑汇票共58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西凤酒职工内退计划费用在2016年激增,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许是西凤酒裁员增业绩的举措。据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公司管理费用中“职工内退计划”分别为839.86万元、3423.30万元、1456.28万元,2017年,公司管理费用与2016年相比,职工内退计划支出费用减少1967.02万元。
记者 蔡方

现在致电 0570-2233888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